凝聚智慧,深耕教学——中药化学课程组成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

发布者:药学院发布时间:2025-10-30浏览次数:10

为持续推进中药化学课程建设,深化教学改革,提升教学质量,10月30日,药学系中药化学课程组在药学院3J219教室成功举办集体备课活动。本次活动由课程负责人侯敏娜老师主持,课程组全体教师及部分青年教师共同参与,围绕“黄酮类化合物”章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展开深入研讨。


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,广泛分布于黄芩、葛根、银杏等常用中药材中,具有心血管保护、抗氧化、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。因其结构类型多样、理化性质独特、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方法综合性强,该部分内容既是教学重点,也是学生普遍反映的学习难点。

备课活动中,王珊老师进行了系统说课,以“结构—性质—活性”为主线,系统梳理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、理化特性、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技术。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,引入黄芩苷的提取分离和银杏叶质量控制等典型案例,将抽象理论与具体中药研究实践有机融合,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。

在随后的研讨环节,与会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组织、教学方法创新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。大家一致认为,应强化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的对比教学,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知识框架。同时,课程组还深入探讨了中药化学AI课程建设、虚拟仿真实验以及分子建模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,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。在考核方式上,建议增加综合性、开放性题目比重,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经过充分交流,课程组在教学重难点把握、教学案例更新、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达成共识,并明确了后续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任务分工。与会教师表示,将积极转化研讨成果,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。

此次集体备课活动有效汇聚集体智慧,破解教学难题,是中药化学课程组深化教学改革、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。大家纷纷表示,将继续保持潜心教研、追求卓越的精神,努力打造一流课程,为培养高素质中药学专业人才贡献力量。

搜索
您想要找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