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切实发挥心理委员在班级心理健康工作中的“前哨”作用,帮助新任心理委员快速明确职责、掌握专业技能,10月13日晚,药学院辅导员江月老师在3J314教室组织开展2025级本科及专升本心理委员专项培训。
培训伊始,江月老师结合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实际与药学院学生特点,以“为什么要做心理委员”为切入点,用生动的案例和通俗的语言,让在场委员深刻认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。“心理委员是连接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与班级同学的‘桥梁’,更是发现同学心理困扰、给予温暖支持的‘第一双眼睛’。”

在核心培训环节,江月老师围绕四大模块展开系统讲解,内容兼具理论性与实操性。针对“心理委员的职责内容”,从“日常观察”“信息反馈”“活动协助”“氛围营造”四个维度进行拆解,明确要求委员们每日关注班级同学情绪状态,每周向学院反馈班级心理动态,协助组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,在班级内传递积极向上的心理能量;在“岗位技能”模块,江老师重点演示了基础情绪识别方法,通过“表情卡片”互动游戏,让委员们快速掌握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外在表现,同时详细讲解了“倾听技巧”“语言沟通禁忌”等实用技能,现场模拟“同学倾诉学业压力”场景,指导委员们如何用“共情式回应”给予支持;谈及“工作原则”,江老师强调“客观公正”“主动关怀”“及时转介”三大核心,特别提醒委员们遇到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心理问题时,需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或学校心理健康中心,避免因“过度干预”延误专业帮助;最后,江老师通过“健康认知误区辨析”“积极心态培养方法”等内容,引导委员们率先树立“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同等重要”的合理健康观,鼓励大家以自身积极状态影响身边同学。
培训尾声,江月老师着重强调“保密原则”的严肃性,明确界定保密范围与例外情形——“同学们的心理倾诉需严格保密,但涉及自伤、伤人等极端情况时,必须打破保密及时上报”,同时现场发放《大学生心理委员班级心理健康监测表》,逐栏讲解填写规范,从“同学情绪状态记录”到“异常情况备注”,细致指导每一项填写要求,确保委员们能准确、规范记录班级心理动态,为后续心理健康工作开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。
此次培训帮助2025级新任心理委员系统掌握了岗位知识与技能,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意识与服务信心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