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提升药学教研室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,推进课堂教学改革,助力青年教师成长,同时为全体教师搭建良好的交流研讨平台,药学教研室于2025年4月7日组织开展了以“仪器分析——高效液相色谱法”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活动。教师们踊跃参与,共同探索高效液相色谱法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教学方法的创新,力求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,为学生筑牢专业基础。
首先,刘鉴霄老师强调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仪器分析领域的重要地位。他指出,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分析技术,具有分离效能高、选择性好、灵敏度高以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,在医药、食品、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分析和检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同时,刘鉴霄老师还提到,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、仪器构造、操作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等内容是教学的重点,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,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因对原理或操作不熟悉而导致分析结果出现偏差。
活动中,教师们依次分享了各自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教学内容的独到见解。周慧慧老师系统梳理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(如正相色谱、反相色谱、离子交换色谱等)及其各自的应用场景,同时详细解析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关键部件(如输液泵、进样器、色谱柱、检测器等)的功能和操作要点,并分享了如何通过实验课加强学生的仪器操作技能;有的教师结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,探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控制的核心指标(如柱效、分离度、精密度、准确性等)及检测方法,同时就授课过程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,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思路。此外,教师们还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最新研究成果,如新型固定相的研发、联用技术的应用等,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前景,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。
此外,教师们围绕如何优化教学方法、提高教学效果展开了热烈讨论。有教师建议采用“案例教学法”,选取实际生活中的分析案例(如药品质量检测、食品添加剂分析等),引导学生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;另有教师提出,可利用虚拟仿真软件模拟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过程,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熟悉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流程;还有教师提议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,让学生分组完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项目,从样品前处理、色谱条件优化到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,全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。
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协作,还推动了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。未来,药学教研室将持续以集体备课为契机,深化教学改革,为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人才贡献力量。